top of page

照顧、科技、共生 自立支援的老後生活

2024年自立支援成果發表會-活動側寫

     今年度的成果發表會在於113年12月4日假中山醫院大學誠愛樓9樓第一演講廳隆重開幕。本次成果發表會藉由科技、共生等嶄新概念,將自立支援的理念從機構放大到社區照顧生態系中思考;台灣與香港的發表單位,亦以11個成功案例,示範個別化支持計畫(ISP)在機構中操作的各種可能性,並成功提升了長輩的生活品質與工作人員的工作士氣。

   

     開幕式由本協會廖志峰理事長、林金立名譽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黃校長、行政院陳時中政務委員致詞,歡迎長照界各位先進蒞臨。陳時中政委提到下個階段政策重點在於醫療與長照接軌以產生最大效益,目前出院平均四天內可以找到照顧人力,病人出院是否能夠有效率地回到家?期待自立支援能發揮加速器的角色。

     接著由林金立名譽理事長擔任專題主持人,由銀享全球蔡昕伶執行長,以「高齡社會的共生社區的發展 -以機構為中心的發展模式」進行專題演講,藉由日本的場域案例,說明社區共生的意涵是要讓共生機構成為社區居民願意來的場域,場域中支援者和接受者可自由輪替,跨專業團隊彼此互相支援。對應自立支援強調回到本來的生活;社區共生的理念則需為居民創造出更多的舞台。長泰基金會研發中心黃昱儒專員主講「智能科技在長照機構的整合運用成效」,分享長照3.0對高齡智能科技的重視,透過智能科技整合照顧成效、醫療效能與社區能量。把握復能黃金期、整理各項專業服務。透過AI提出精準有效率的照顧計畫。

     延希職能治療所柯宏勳所長則擔任「生活即復健」場次的主持人,由永信松柏園養護中心-蕭麗美主任主講「食帶力量-口腔機能復甦的執行成效」,108年導入口腔機能復甦,帶著廚師到日本學習介護食、引進日本的特殊口腔清潔與按摩工具,協助個案即使戴著鼻胃管,看到想吃的菜餚,也有機會選擇由口進食,協助全國12家養護機構鼻胃管移除率達10%。嘉義尚愛耆安照顧體系-邱柔雰主任主講「無痛導入自立支援的策略與方法-生活即是照顧、照顧回歸生活」,跟家屬蒐集長輩過去的生活經驗,才容易找到長輩被讚美的機會,移轉位與站立訓練用在日常的排泄與洗澡、讓50肩的阿嬤自己舉高手吹頭髮,並將訓練觀察跟家屬分享,讓個案回到家仍能延續自立支援訓練。香港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吳凱欣經理、高倩文經理主講「香港社區家務運動會執行成果分享」,分享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器材(紙杯、套圈圈、拚乓球、水瓶等等)設計各式教案,讓遊戲帶有復健運動的目的,長輩後測手部握力與坐到站皆有明顯進步。制式的復能活動讓長輩覺得乏味沒有動力,設計低門檻、高趣味、競技性吸引長輩投入,發展出芬蘭木柱、家頭細務運動會、散步團、北歐健走仗等多樣活動。

     下午接力由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系雷若莉副教授擔任「照顧即日常」場次主持人,由彰化縣明昇老人養護中心-傅虹瑋社工師主講「只要一點照顧小改變就可看見許多的不一樣」,分享機構實際協助個案的歷程,讓長輩復能的動機明確、搭配上肢下肢肌力訓練、讓長輩自己穿衣、刷牙等,訓練一個月就有明顯的成效。彰化縣好修老人養護中心-張愷芬主任主講「自立支援生活照顧成效分享」,分享失智長輩解約束的歷程,針對因皮膚搔癢常抓破皮,不得不約束雙手的阿嬤,從裡到外找到根治的方法,家屬帶來的長頸鹿玩偶,重拾阿嬤「照顧幼兒」的角色,順利解除約束。香港伸手助人協會-余美婷主任、陳錦芝院長、鍾慧儀院長主講「從個體到集體:如何通過合作實現文化轉型」,陳錦芝院長分享降低機構長輩跌倒機率的做法,像是調整環境無障礙、檢討約束的必要性與跌倒的原因等,自立支援培訓與導入防跌地墊、離床警示科技設備雙管齊下。鍾慧儀院長則從營養與體重的關聯性著手,發現護老院長輩普遍有體重過輕的問題,提升餐食中蛋白質份量,廚師接受介護食培訓讓吞嚥困難的長輩也能吃得下。

     最後由馬偕醫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黃惠璣副教授擔任「拒絕臥床」場次主持人,由基隆市松濤老人養護中心-賴秀芬社工主講「從絕望到復能出遊」,癌後失能又憂鬱症的阿嬤,依賴輪椅又長期不外出,兒子無微不至的照顧10年也已身心不堪負荷,將阿嬤送到機構不是被遺棄,反而有跨專院團隊安排自立支援照顧,協助阿嬤開啟一系列的肌力訓練、家務處理、人際互動等,甚至能外出講繪本故事給小朋友聽。屏東縣椰子園老人養護之家-劉育驊物理治療師主講「23+1新思維照顧,不要整天臥床靠別人」,主管一開始就講「不改變照顧模式,每個人就得變成千手觀音!」面對全癱的阿公,給予明確的目標「能翻身月費就少500元、能自己吃飯少1,000元」;治療師設計了生活復能訓練項目圖表,讓本籍外籍照服員都能理解並確實執行,藉由每天滿滿的機構內部與外部活動,增進自立能力與社交機會。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譚梓浩主任主講「人本自立系列-吃學玩樂」,分享香港在學習台灣經驗後,發展出「人本自立」的服務模式,發展出吃學玩樂四個面向,吃-推動軟餐文化、軟食辦桌、出版「團軟煮意」軟食食譜與YouTube推廣;學-照顧者培訓學院,機構內部辦理培訓、外部推動輔導,彙整居家服務分享集;玩-低結構歷奇運動,坐在椅子上即可進行各式活動,10間院舍一起參加人本同樂會。樂-個人照顧計畫,重視長輩的選擇、喜好與意願。

     除了場內精采多元的機構實務成果外,場外亦有維思、安德、CS背帶、樂齡網、彈珠留聲機等自立支援設備廠商共襄盛舉,本次發表會在暖和的午後走到尾聲,歡迎台灣老人福利機構若對自立支援或ISP計畫推展有進一步需求請與我們聯繫,就讓我們相約在明年,繼續這場照顧實踐的知識饗宴。

聯絡我們

  • Line
  • generic-social-link
  • facebook

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 
 

聯絡人:何怡葶 秘書
 

地址:640雲林縣斗六市明德北路一段711號
 

電話:05-5362801 
 

E-mail: ssc2011.taiwan@gmail.com

​​捐款郵政劃撥帳戶:22838832

Submit

©2017 by 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