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照顧計畫擬定原則
自立支援照顧就是失能者善用殘餘的能力,完成日 常生活的大小事。這個觀念建立在「用進廢退」的基礎上,透過充分進行 日常生活功能照顧,確保解決大多數日常生活功 能問題的實際改善,就算身體機能仍然缺損,依然可以 提升生活自主性,生活品質也會隨之提升.......
《第四期》日間照顧如何與社區資源及空間做連結
在 102 年自立支援導入後,台灣越來越重視人性化的照顧,可往往因為人力和營運成本,照顧其實很難兩全,關於照顧彈性的運用,我們所知的實在有限,這次有機會到日本研修,透過觀摩學習花水木寮及葵照護來增廣我們對於機構或是日照的思維及與社區資源連結的方式....
《第四期》自立支援照顧-延續生活感的 照顧模式
「自立支援照顧」的價值與作法,是近十年來北歐、日本及台灣一直在倡導的照顧模式,儘管各學派的作法不盡相同,但是其目的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協助提升高齡者的自主生活能力。2013 年本會自日本引進台灣,並在本會日照中心及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試辦導入,發現此照顧模式確實可以提升高齡者的自我照顧能力,並有效的降低機構約束老人的比率,也讓現場的照顧服務員看到照顧的自我價值及成就感,降低機構的離職率且讓年輕學子願意投入長期照顧的行列.....
《第三期》第九篇 讓好的照顧傳遞出去─107年自立支援輔導師資研習心得集錦
長泰老學堂有感於推動自立支援照顧需要更多的實務工作者協助進入各個照顧現場陪伴長照機構導入,因此自2017年以開辦了自立支援輔導師資研習營,目前累積辦理2場,培育40位師資。輔導師資研習營的特色在於透過各個專業講師的講解與實作,培力學員到照顧現場時除可運用自身在照顧的經驗外,加上課堂中各個講師授課給予的專業技能,另外透過團體分組的方式培養學員透過團體討論擬定照顧計畫的能力,本文集結了多位實務工作者在參加師資營後的心得,期待這些完訓的師資們,成為服務單位及地區的種子,將好的照顧學知識傳遞出去。
透過陪伴讓照顧回到生活感-失智症也能生活自立
莊明霈 財團法人高雄市私立宏仁老人長期照顧中心
李宥叡 青松護理之家
陳育娟 台南官田老人養護中心
李淡江 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聖欣老人養護中心
林金立執行長(2017)提到,自立支援照顧是日本介護服務中很重要的理念,指的是能讓受照顧者回復其生活的自主性,重新過著與常人無異的自由生活.........
《第三期》第八篇 自立支援紮根由學校開始─學生體驗營心得集錦
育英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朝陽科技大學
自2013年以來,長泰老學堂有感於推動自立支援這件事,除了從服務單位著手之外,需要向下紮根,由學校做起,因此開辦了ZIZIBABA學生體驗營,目前累積辦理4場。學生體驗營的特色在於透過體驗課程讓學生了解目前的長照機構高齡者的照顧方式,並透過分享課程引導學生進入職場如何運用自立支援的照顧方式在現場實踐,本文集結了育英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及朝陽科技大學二場次之學生心得,從中可以看到學生們感受最多的是被約束時瀕臨絕望生不如死的感受及包著尿布的不舒服,學生體驗後終於了解到為何長者在機構中惠要求解該約束及要求工作人員不要包尿布。歡迎有興趣辦理的學校單位與本刊聯絡。
《第三期》第七篇 能力回復、笑容,而不是一條約束帶的照顧
─台南官田老人養護中心導入自立支援之第一線心得
台南市官田老人養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從談到「自立支援」四個大字就為之色變,到106年底接觸到自立支援,透過zizibaba體驗營的體驗訓練後,體會到自己的老後生活應從自己的照顧改變做起,在機構主任的鼓勵及帶領下,每位工作人員亦自行選擇一位個案開始從基本照顧的改變做起,經過了不到5個月的時間,長輩的能力慢慢回復了,氣色也變好了,笑容增加了,除了在照顧的負擔下降外,透過提問,8位工作人員在母親節活動時,也現身說法分享了長輩有自信心及尊嚴生活是她們照顧的最大成就感,更希望他們目前的改變可讓自己的老後生活更有尊嚴。
《第三期》第六篇 照顧態度改變了,照顧工作就變快樂
袁曉雲 保康長照中心
根據內政部統計的資料顯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達到14.05%,跨過14%的門檻,邁入「高齡社會」,也就是說,七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老人。但是老人要如何照顧老人呢?!因此照顧老人的重責轉交到專業人員的身上了,這份照顧責任除了是家屬對於我們的期待之外也包含了要保持長輩的尊嚴。
約束/本刊提供
如何在有效率的工作情況下維持長輩的尊嚴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目標與準則,我們常常跟家屬說:「為了長輩的安全,不得不對無法自我控制的長輩做安全性與必要性的約束照顧,為了是要避免意外性的跌倒與拔管路,約束是必要的。」只是當在上約束的時候,長輩突然說了一句話:「為什麼要綁我,我為什麼要讓你們綁……」
《第三期》第五篇 以人為本與專業價值的衝擊
梁皓鈞 財團法人高雄市私立宏仁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在導入自立支援、照顧意識改變前,我們幾乎是將醫護人員的專業建議擺在第一位思考,怕長輩摔倒而上約束,怕長輩吃得少、營養不夠便給予鼻胃管灌食,接著怕拔管路又上約束,諸多的擔心與害怕經專業評估後,變成禁錮長輩的枷鎖。長輩的晚年生活毫無尊嚴或品質可言,家屬面對沒有生命力的長輩時,透露出的無奈與不捨..............
《第三期》第四篇 照顧可以不一樣-洋娃娃讓長輩安心的入睡
邱柔雰 嘉義縣私立尚愛老人養護中心
尚愛老人養護中心開業至今,已屆23年,一直以來都趨於預防及保護性的照顧模式,這樣的照顧模式,在開業這20多年中,已經發展出屬於機構照顧模式的常規且穩定的在落實中,但在105年的年底,在縣府的說明會中是尚愛第一次聽見「自立支援」的照顧概念,這種幾乎完全顛覆傳統照顧概念的模式,確實讓我們大吃一驚!還記得當初在會中,林金立理事長提出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在那場會議中,其實幫助我們反思,什麼是好的機構?什麼又是好的品質?倘若有天我也是一名需要照顧的長者,那我想要接受怎樣的照顧服務?在現今追求自主意識跟自由價值的21世紀,而我們過去所提供的照顧,似乎都缺少了讓長輩「做自己」的那一環,似乎面對老化的同時,不僅失去身之所往的操縱力,也失去了心之所向的能力。..................
《第三期》第三篇 自立支援之於我媽
簡馨月 臺北市立浩然敬老院
我媽27年3月生,有骨鬆、哮喘、高血壓、腰薦椎退化性脊椎炎伴有神經根病變等病史,今年1月27日車禍造成T11爆裂性骨折,醫師建議開刀,但我媽不敢,後來狀況惡化,雙腳漸無力,醫師診斷為脊髓損傷,3月13日接受胸椎減壓融合手術。
術後臥床期間,我們家屬在照顧上盡量讓我媽使用她原有功能,如床上自己端碗吃飯、自己按電動病床升降拿水杯喝水;也進行復健工作,如單腳伸直時腳尖翹起再往下用力踩家屬的手掌,試探她能否用力,結果左腳腳尖無法翹起但能往下用力踩、左腳練習弓起、右腳練習抬高;術後第3天(3/15),復健師來教導如何從床上移位到輪椅,必須躺著時即穿好背架,練習操作輪椅,因為肌力不夠,用腳滑輪椅只會「倒退嚕」。................
《第三期》第二篇 實證應用個案評析─身體活動能力提升
陳翰裕 弘光科技大學物理治療系
壹、案例簡述
黃先生、56歲、肢障重度、重度失能。過去疾病史為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術後/骨骼系統(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兩側髖關節置換術)/尿路結石、感染/胃出血/車禍骨折。個案認知、上肢功能佳,下肢關節(髖關節、膝關節)病變、車禍導致僵硬化,無法彎曲、外展、內旋,因僵直性脊椎炎、下肢關節因素,平日使用電動病床坐起,並於他人協助下床,使用腋下拐、電動輪椅移位。
案家原經營日本料理店,案父、個案為料亭師父,經濟優渥。案家因擴大營業,資金周轉困難於多年前宣告倒閉。案父、個案陸續生病,經濟、婚姻等面向每況愈下至今。個案離婚,與案母同住。兩位案子在外縣市工作、案女為精障,案子女偶而協助。個案與案母彼此互相扶持,日常生活依賴案母、照服員協助。
《第三期》第一篇 自立支援照護與各國發展模式之簡介
王俞樺 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生
劉立凡 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教授
源起
目前全球正在面臨人口高齡化重塑年齡結構的過程。在這個轉變下,可預期的健康照護成本增加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同時老年人接受照顧的人權議題更受到重視。各國無不為此開始發展創新的服務模式。生活自立支援服務逐漸興起顛覆以往的照護模式,指的是「藉由回復其自主性,重新獲得與常人生活無異的自由」。此一照顧的理念和範圍並不只是侷限於身體層面,而是更廣義的涵蓋社會層面及文化層面,促進精神層面的滿足感,尊重其主體與意願的支援(日本自立支援協會,2012)。其在英國、愛爾蘭與丹麥一般稱之為reablement;在美國、澳洲與紐西蘭則多以restorative care代稱(Tuntland, Aaslund, Espehaug, Førland, & Kjeken, 2015).................
《第二期》第八篇 淺談口腔照護、進食問題及其因應之道
馬偕醫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 副教授 黃惠璣/口述、審校
本刊/採訪整理
談吞嚥問題前,得先了解人如何能夠順利進食、吞嚥?「吃」這件事遠比我們自己想像地複雜許多,完整程序共有四個階段(口腔準備、口腔、咽喉、食道期;也有學者分五期),在這些階段中,若有其中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都有可能會造成進食、吞嚥困難或其他更嚴重的問題,所以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吞嚥的過程:
-
口腔準備期:是指在攝取食物之前,人們從各種感官感覺及過去的飲食經驗,來辨別食物的性質,來「認得可以吃的食物」,才能分泌唾液、引起食慾。
-
口腔期:是指食物進入口腔後,口腔的肌肉、神經啟動,例如唇肌密閉、舌肌攪拌食物、牙齒切斷食物、頰、喉頸等部位的肌肉、神經協調,進行咀嚼;如此能將食物切斷、磨碎、攪拌成食糰。
-
舌頭將食糰向後方推送,引起吞嚥反射。
-
咽喉期:是指食物在口腔形成食糰後,將食糰送進食道上方,同時產生其他防止食物進入鼻腔及氣管的一連串反應。
-
食道期:是指食糰通過食道上方,進到胃的過程。
問題一:從一個照顧者的角度,如何早期發現老人有吞嚥障礙的症狀?
答:當照顧者發現長輩開始進食時間變長(每口食物需吞嚥兩三回),咀嚼中食物往外掉落,流口水,進食量變少,進食中、後有咳嗽或嗆咳(次數變多),以及協助長輩口腔照護(例如刷牙)時,發現口腔內留有不少的食物殘渣,即表示長輩很有可能有吞嚥問題、進食後發聲會有咕嚕聲、不明原因發燒、肺炎等症狀。
《第二期》第七篇 日本見學與反思
財團法人雲林縣私立同仁仁愛之家 曾昭學
我是朝陽科大銀產系畢業的照服員,原在同仁仁愛之家擔任照顧服務員一職,就如大家熟悉的長期照顧工作的日常照顧,通常不就是大家認知的翻身拍背、管灌餵食、把屎把尿,就連我也不例外;在我來到同仁仁愛之家之前也認為照顧不就是把屎把尿、翻身拍背、餵食等等的基本照顧嗎?但是當照顧工作導入自立支援照顧模式後,照顧就不僅如此而已,接下來的經歷及學習將徹底的顛覆了我對照顧的想法,也體認到照顧是一門專業......
《第二期》第六篇 論文研究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聖欣老人養護中心工作人員實際體驗包尿布之歷程探討
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聖欣老人養護中心工作人員實際體驗包尿布之歷程探討
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聖欣老人養護中心護理師 屏東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屏東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趙文翎
我國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伴隨著的是醫療與照護的問題產生,人口老化指數上升也呈現出老年照護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因為高齡人口的增加但家中缺乏照顧的人力,所以老人長期照顧及安養機構之服務日趨重要。
研究者從事護理工作已27年,在長照機構服務亦有10年經歷,在此其中看盡人生百態,也體認許多家庭的無奈,舉凡經濟問題、奉養責任問題、親人互動問題,還有就是老人家的適應問題及心態問題,從此之中研究者有很深的感觸
….
《第二期》第五篇 重拾自主功能,恢復原有笑容-導入站立訓練
楊佳純 鄭雅方 廖美惠 育仁醫院附設護理之家 分享
王伯伯,66歲,有慢性腎臟疾病、第二型糖尿病、本態性高血壓、缺鐵性貧血、肋膜積水、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史。
因營養不均衡導致營養不良而四肢無力,無法獨自自行進食及如廁,需他人協助,故在家中大小便都在床上,造成居住環境髒亂不堪,且目前因肋膜積水需使用氧氣;僅能採半坐臥姿勢,以維持呼吸道暢通。
個案在本次入住約半年前已有在本機構入住約一年的時間,前次入住期間ADL功能已訓練達85分,但返家後因未持續門診就醫治療,無再服用慢性病的藥物及營養攝取不均衡導致營養不良,造成體力日漸下滑進而產生四肢無力、大小便都在床上解決…等,此次藉由慈濟志工發現再次轉介至本機構,希望能恢復至日前的狀態…
《第二期》第四篇 找到自信,走向新人生─重拾自主生活
屏東縣私立長生老人長期照顧中心 陳玉枝 洪淑玲 李淑惠 分享
65歲,有高血壓、失智症、妄想型思覺失調症,定期在迦樂醫院服用精神科藥物,95年車禍,傷口未注意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開刀,開刀後左腿偶會疼痛,故不敢行走,至機構後就依賴輪椅,因此對活動沒興趣、沒信心,逃避、不配合。104年11月15日入住,於106年01月01日開始導入自立支援,預期達到建立自信心(接受自立支援方案),脫離尿管訓練(自行解尿),學會站立及使用輔具行走(下肢肌力增加到5分,自行如廁)之目標….
《第二期 》第三篇 自立支援應用個案實例
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永安老人養護中心 繆憶茹 分享
盧爺爺83歲,屏東縣恆春鎮海口村人,於106年02月13 日, 因胃出血至東港安泰醫院住院,於106年02月26日出院,因日常生活功能下降家屬無法照顧,故入住養護機構,入住時身體虛弱四肢乏力,包尿布,輪椅代步,意識清楚….
《第二期 》第二篇 措施多管齊下,全面提升個案生活品質
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永安老人養護中心 分享
將方形餐桌更改為傳統的圓桌進行共餐,圓形能聚攏人氣,意味著團圓,可讓人與人間的距離縮短,過程中長輩互相分享與關懷,用餐氛圍影響下,使得飯菜更好吃,讓用餐者不僅是單純的吃飯而是社交互動….
《第二期 》第一篇 同體共存,改變意識的具體實踐法
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 理事長林金立
在高崎花水木寮見學時,一位白髮的奶奶推著輪椅過來,送了我一幅富士山的照片,並且很熱情的介紹機構的空間與生活的總總,好奇的問她為什麼這麼有元氣?她說了一段話,讓我們都嚇了一跳,她說剛入住時,心情很不好,職員雖然都對她很好,但她就是提不起勁,覺得自己離死不遠了;有一天社長問她有沒有最想做的事?她說她希望死了之後,有人可以幫她辦喪事.....
第三十九篇 認真最美-一群失智症長輩重拾記憶的故事
彰化縣馨園老人長期照顧中心 李淑春
失智症者照護對機構而言,它不只是認知功能的改變、短期記憶力障礙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忽冷忽熱的怪脾氣之外,最難處理的是漫無目地的不停遊走及沒有預警的走失。
失智症者對於較久遠的事情會有不斷的緬懷、喜歡和人訴說過往的生活點滴及成就。透過適當的場域,懷舊回憶使其服務對象在口語表達能力增加、感覺更熟悉、維繫與他人之間的互動感,進而體會記憶昔日甘苦,分享過程中肯定自己。
機構去年02月陸續開始對罹有失智症之服務對象,運用「懷舊團體治療」理論,將他們熟悉的60年代,家家戶戶以「客廳即工廠」的舊有生活經驗導入機構的失智症服務對象。以創造台灣經濟起飛的「客廳即工廠」場域為背景,透過引導來促使失智症長者從觀摩接觸的日常生活模式中,再重新認識自己擁有成就的年代,以觀摩、接觸、開始,不急不徐態度引導失智症長者重新認識自己,找回自己,進而維持完整的日常生活習慣與良好的人際關係.....(完整內容請下載全文)
第三十八篇 迎向新人生-從臥床、管路使用到自理生活的歷程
屏東縣私立托媞園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吳慧瑩
我國於2014年開始引進導入自立支援照護模式,強調生活即復健以提供支持協助失能者獨立自主,且延緩已失能者身體老化,讓失能者也能有尊嚴與生活品質,並協助失能者追求自主、肯定自我和圓滿晚年生活的新樂園。本機構立案於2014年9月,自2016年4月開始接觸自立支援照護模式及受訓,本案例為典型臥床式生活型態中風者,出現長期靜態生活模式,藉由評估與設計合適的照護計畫,協助長者進化為一位能生活自理進而返家的個案。希望藉由本案例的分享,可提供長照機構照護者對於中風失能者功能性生活回復重視.....(完整內容請下載全文)
第三十七篇「食」在很重要,能吃才是福-移除鼻胃管,自行進食
屏東縣私立托媞園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徐桂英 莊士興 顏連慶 吳惠瑩
腦血管疾病佔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衛生福利部,2015),約有92.6%為完全依賴。家中面臨中風失能者出院返家後,需承受照顧上的困境與壓力,在無法負荷下,會將中風失能者轉至機構居住。然而目前國內長照機構對失能者功能性回復仍不重視,只侷限床上與坐輪椅活動的坐式生活型態,進而導致失能者的身體活動功能與生活品質,且在醫療社會成本也會隨之提高.....(完整內容請下載全文)
第三十六篇 重新站起來,我要活得更精采
臺中市私立仁和老人養護中心 徐淑媛 謝曉郁 林廉迪
長期照顧機構的住民大多因老化、疾病等等,造成生活自理能力喪失而入住機構,若在機構中未能提昇住民的生活自主能力,則極容易造成身心退化、活動力下降等情形,依賴工作人員的程度也日趨嚴重,亦造成其自尊心及自信心低落。導入生活自立支援,讓長照機構住民,擁有自立與尊嚴的生活樂趣,是我們想給予長者生活的環境......(完整內容請下載全文)
第三十五篇 失能照顧新思維-擺脫臥床人生策略分享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李惠美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新北服務處於民國94年投入新莊區居家照顧服務,在服務提供過程總能看見,當個案膀胱無力漏尿時,大多時候會想到包尿布,當長輩身體肌力不足或坐輪椅會往前滑時,大多盡量在床上就好,長期下來,個案可能因為限制而漸漸失去能力時,我們看見的是照顧者的無助、無力與個案的無望......
居家自立支援的理念,在於了解個案日常生活功能的需求,藉由專業人員與家屬及各案共同討論執行目標與內容,除透過基本照顧將水分、營養、運動、排泄的改善及提升外,並結合社交促進活動達到生活豐富,最終期待增進個案日常生活功能......(完整內容請按全文下載)
第三十四篇 窗外有藍天-一個從臥床到步行老人的故事
臺中市私立大愛老人養護中心 余淑娟、林佩嫻、林廉迪
一位86歲的廖奶奶, 105年12月20日入住機構,入住時體重當日為39公斤,因有失智狀況約3年,全身虛弱,臥床不動,滿頭白髮,吵鬧不休,日夜顛倒,大小便失禁,尿布使用。老人長期照顧機構住民大多因疾病、年邁造成自理能力缺損等因素入住機構,若在機構中未能提昇住民的生活自主能力,則極容易造成身心退化、活動力下降等情形,依賴工作人員的程度也日趨嚴重,亦造成其自尊心及自信心低落。導入生活自立支援,讓長照機構住民參與此方案之住民,在於每日的日常生活中皆能提昇生活自主能力的照顧品質......(詳細內容請按全文下載)
第三十三篇 提升下肢訓練,如廁更輕鬆
財團法人雲林縣私立同仁仁愛之家 張令妮
林阿嬤之前是住在其他機構,長期包尿布,被約束,個案因患有失智症中重度,因家屬於白天需工作無法照顧,為了讓個案能擺脫約束帶及恢復自立部分生活功能才送至本家。個案精神亢奮及躁動,經個案研討後,能夠擺脫約束問題及簡單日常自立生活,透過四大基本照顧,水分、飲食、排泄、運動來改善,個案目前回復部分日常生活功能……
第三十二篇 導入飲水提升,促進不尿布照顧
財團法人雲林縣私立同仁仁愛之家 張令妮
林阿嬤之前是住在其他機構,長期包尿布,被約束,個案因患有失智症中重度,因家屬於白天需工作無法照顧,為了讓個案能擺脫約束帶及恢復自立部分生活功能才送至本家。個案精神亢奮及躁動,經個案研討後,能夠擺脫約束問題及簡單日常自立生活,透過四大基本照顧,水分、飲食、排泄、運動來改善,個案目前回復部分日常生活功能....(完整內容請見全文下載)
第三十一篇 擺脫尿布人生,提升下肢訓練
財團法人雲林縣私立同仁仁愛之家-張令妮
-
前言 一、 本家財團法人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成立於1955年,服務對象以長者為目標對象,提供安置、照顧、護理、營養、復健、老人福利諮商和諮詢等服務項目,是一家專為銀髮族設置的綜合型服務機構。本家以「讓長者逐漸恢復自立生活的能力」為照顧目標,特此向日本的照護機護結盟並引進「自立支援」的照顧技術和設備,為提供失能長者長期照護、能力回復、社區健康促進等服務,是台灣「自立支援」服務的提倡者。經過評估後長者於入住本家期間,皆可享有本家提供的各項資源。.....
第三十篇 有尊嚴的銀髮生活-移除尿布的策略分享
嘉義縣私立尚愛老人養護中心-邱柔雰、黃秋美、邱珈融
-
前言
本機構立案於1996年3月,開院至今已21年,一直以來照護模式較為傳統,傾向預防及保護性的照顧,自2017年6月起開始接觸自立支援照護模式的概念並參與相關培訓,自立支援照顧顛覆機構過去的照顧經驗,對於照顧現場更是極大的衝擊,但藉此,也同時協助機構反思,過去的照顧模式究竟是保護抑或限制,本案例為血管型失智長者,合併有步態不穩及失禁的情形,藉由自立支援照顧模式的導入,擬定個別化的照護計畫,協助長者執行步行訓練進而成功移除尿布。期盼藉由本案例的分享,可提供長照機構對於提升失智症長者功能性生活之重視。
-
案例介紹
-
照顧歷程
-
個案簡介與家族史
葉爺爺,嘉義現鹿草鄉人,現年86歲,妻子早年已逝,育有兩子
一女,教育程度為不識字,宗教信仰為道教,溝通以台語為主,個案
年輕時是賣魚的商人,在50多歲時退休,主要經濟來源為小兒子提供
,個案在入住機構前與大兒子同住於鹿草,與家屬關係融洽,入住機
構期間主要決策者為小兒子。
-
過去病史與收案過程
第二十九篇 減緩阿嬤的精神壓力,回復正常的生活作息
財團法人雲林縣私立同仁仁愛之家-呂怡慧
-
前言:(單位簡介、組織營運或服務面對之課題、導入時程、案例簡述、應用之理論或服務模型)
-
案例介紹(可以是單一個案,也可以是一組個案)
-
照顧歷程(個案簡述,從外顯行為觀察個案狀況,並簡述病理;如果是一組個案,則簡述分析個案基本資料狀況)
-
-
-
姓名:黃賴○環
-
性別:女
-
年齡:87歲
-
入住日期:2016.11.16
-
疾病史:重度失智症(睡前服用鎮定劑)、雙耳重聽、白內障(雙眼裝設人工水晶體)、高血壓、心臟病、中風。
-
照顧量測(導入之初)
-
飲食:熱量攝取足夠,三餐正常食用不挑食,但是精神狀況不穩定,容易因為嗜睡影響咀嚼功能和進食。
-
飲水:經常嗜睡影響飲水狀況,一天大約750c.c.水量。
-
排泄:可以正常排尿;大約三天排便一次,需要配合使用甘油球或軟便劑才能順利解便。無尿意感和便意感,且因為意識不清,無法正確回答自己是否有排尿或解便,需要全天使用尿布。
-
運動:在家曾經跌到數次,體內裝設有:雙側膝人工關節、雙側股骨頭支架。雙腳肌力不足無法自行站立,需要協住轉位且需別人幫忙推輪椅。因為脊椎彎曲以及關節多處退畫的狀況,坐姿時常歪斜,也常常無法以平躺姿勢睡覺。
-
生活規律性:睡眠時間不固定,時常早上嗜睡而夜間出現精神亢奮的行為,例如:睡不著覺;因為脊椎彎曲不適,時常翻來覆去;坐在床圍欄縫隙間,有時試圖穿過縫隙而滑落床外。
-
攻擊行為:當照顧人員協助日常生活時多次出現攻擊行為,例如更換尿布時,以為照服員是壞人有惡意的脫褲子,出現口頭和用手阻止照服員的動作,甚至出現打人、咬人的攻擊行為。情緒:當憂鬱的情緒發生時,會突然大哭。
第二十八篇 消除不安全感,提升阿嬤生活機能
財團法人雲林縣私立同仁仁愛之家-蕭雅馨
-
前言
-
案例介紹
-
照顧歷程
-
姓名:陳黃○杯
-
性別:女
-
年齡:78歲
-
入住時間:2013.05.24
-
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氣喘、泌尿系統問題
2017.10.06因血紅素過高住院,共10天
第二十七篇 重新接觸人群、擁有自主權-導入飲水提升、站立訓練
財團法人雲林縣私立同仁仁愛之家-蕭雅馨
前言
案例介紹
-
照顧歷程
-
姓名:唐○花
-
性別:女
-
年齡;60歲
-
入住時間:2005-03-14
病史:中風右側偏癱、高血壓、糖尿病、白內障、疑似輕微幻想症、聲音障礙但尚能言語
第二十六篇「南老願,老可夢」重拾個人價值的人本照顧方案
衛生福利部南區老人之家老人-林筱涵 簡明淑
前言:
105年的生活自立支援方案的推動,雖沒有10位參與院民皆達到最初自立之目標,但於執行的過程中,不僅是一種新的照顧模式的導入,同時也讓參與方案的工作人員有更多的學習與反思,帶動了本家對於養護長者生活照顧上更貼近人性與自立的新思維。「生活」是持續的,「自立」是動態的,本家期待將「生活自立支援」成為院民每日生活的一部分,由此於106年持續辦理生活自立支援方案,並檢討105年執行之經驗,修正執行的方法,期待讓方案成效除了持續維持以外,還能夠讓更多的院民參與方案,以利於107年時將「生活自立」納入本家中程計畫重點發展項目。...........................................
第二十五篇 越活越健康-以提升步行能力為例
財團法人嘉義縣私立開元殿福松老人養護中心-江曉珊、廖曼筑、賴彥志、林幸瑟
前言
本中心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精神,供孤苦無依,病苦之老人有所養。為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忠孝節義之精神及孝心,取其幼時名—福松,命名為「財團法人嘉義縣開元殿福松老人養護中心」。服務對象為一般養護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缺損需他人照顧、需鼻胃管或導尿管護理服務需求者。除住宿照顧外,亦提供日間照顧、短期照顧、緊急保護安置(嘉義縣)。
導入自立支援照顧的動機源於103年參加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舉辦之自立支援照顧模式成果發表會,從照護實施事例的分享後高度認同自立支援照顧的理念,希望將四大基本照顧原則「水份、飲食、運動、排便」導入機構內實現,適逢105年嘉義縣社會局推動「自立支援照顧」模式導入先期計畫,透過長期有計畫地訓練與實務操作,推展新的服務觀念,讓全體員工聚焦於一個共同目標—尊重住民的自主權,提升日常生活功能,延緩身體老化;藉由重新思考照護的目的,提供符合倫理的服務方式,以自立生活為出發點的照護模式去滿足及回應長者的需求。
篩選步行訓練個案的三大評估原則:(一)能扶著站立5秒;(二)握手自然有力;(三)躺床時,能夠將臀部懸空撐起,來篩選初期訓練之個案,並與家屬說明溝通計畫內容,經過家屬同意,再開始進行訓練計畫。................
第二十四篇 回復自立能力-重拾自主生活
嘉義縣福茂庭園護理之家-蕭奕夫 陳盈宏 鄭雅文
前言
本機構於民國92年設立福茂老人養護中心,當時總床數為72床,在民國99年轉型為福茂庭園護理之家,而民國103年機構總床數擴床至99床,福茂期望用愛與尊重,來照顧長輩,讓長輩們過著健康、快樂、溫馨而有尊嚴的人生,目前也積極的爭取擴床機會期待能服務更多的長輩們。
個案介紹
姓名:劉O清
性別/年齡:男性/83歲
入住時間:104年6月
入住原因:膀胱造廔、情緒焦躁
病歷診斷:前列腺肥大、高血壓、中風..............
第二十三篇 迎向陽光的生活-一個擺脫憂鬱,重新參與社交活動
財團法人國淳社福基金會附設琉璃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連閔雅 陳淑純 劉宇真
前言
之失智型長期照顧機構,總收容床數為100床,其中40床養護床、60床失智床。本機構自105年起,採漸進式導入自立支援照顧,除促進不尿布照顧及飲水提升,全機構目前零臥床率、失智區完全零約束。
案例介紹
個案蘇○靜阿嬤自民國106年7月入住本機構養護區,年齡80歲,高雄前鎮區人,是一位家庭主婦,高血壓病史。多年前丈夫因大腸直腸癌過世後,白天都獨自一人在家生活自理,晚上兩位兒子下班會在家陪伴,近兩年來因在家中跌倒多次,導致下肢乏力害怕站立及行走,且進出醫院多次,由於子女們皆要上班,個案已無法生活自理,擔心在家中發生意外無人發現,且無法隨時陪在個案身旁,所以入住本機構。............
第二十二篇 我要回家-恢復行走,回歸家庭
財團法人屏東永安老人養護中心-江亭稹、呂盈賜
前言:
案例介紹
照顧歷程
基本照顧量測(導入之初)
-
飲食狀況:自己緩慢動作進食
-
飲水狀況:飲水量不足建議值(體重的30倍),每天不足1500c.c
-
排便狀況:有失禁情形,需全天使用尿布,偶爾需使用軟便劑
-
運動及步行狀況:下肢乏力,在協助下短時間站立,無法步行,大多時間在床上躺著
生活規律性:個案自訴發病前喜歡在下午找朋友唱歌..................
第二十一 篇要活就要運動-一群爺爺重拾步行功能的歷程
財團法人天主教會花蓮教區附設花蓮縣私立聲遠老人養護之家-黃佩瑩
-
前言:
-
單位簡介:聲遠老人養護之家立案於民國84年,初始立案床位為60位,103年後因應法規修正,立案床位改為54床。收容長者多為原住民長者,將近6成的長者是屬政府安置案。加上花蓮人口外移多,許多入住機構長者的家屬皆住在外地或者本身為無親友之長者。
-
組織營運或服務面對之課題:機構距離市區遙遠,專業人士或學校不願進入。機構主持為無相關背景之神職人員,無法擬定相關政策。照顧服務員對於新的改變通常採取抗拒心態,覺得都是在增加他們的工作量。
-
導入時程:106年5月迄今
案例簡述:一群ADL非0分的男性長者,大部分的飲食都可以自行完成,有2~3位需要照服員協助餵食。
第二十篇 擺脫尿布人生,享受正常生活
財團法人雲林縣私立同仁仁愛之家-吳珮榛
前言
本家財團法人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成立於1955年,服務對象以長者為目標對象,提供安置、照顧、護理、營養、復健、老人福利諮商和諮詢等服務項目,是一家專為銀髮族設置的綜合型服務機構。本家以「讓長者逐漸恢復自立生活的能力」為照顧目標,特此向日本的照護機護結盟並引進「自立支援」的照顧技術和設備,為提供失能長者長期照護、能力回復、社區健康促進等服務,是台灣「自立支援」服務的提倡者。經過評估後長者於入住本家期間,皆可享有本家提供的各項資源。
案例簡述:吳○恭阿公,入住本家前居住於家中,長期穿復健褲,個案因患有輕度失智症,因家屬於白天需工作無法完全照顧,家屬希望能全日照顧與陪伴將阿公送至本家。阿公經過評估顧後日常生活功能皆屬於良好,透過四大基本照顧來改善,阿公皆可回復日常生活功能。
第十九篇 導入飲水提升,促進不尿布照顧
長泰老學堂---林佾蒨
-
前言:
由林金立發起,結合一群長期志願服務工作者成立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經過八個月的籌備,於1998年3月8日正式立案成立,那年台灣各地開始爆發獨居長輩死亡無人發現的新聞,為了給這些長者即時綿密的關懷,在小林自助餐店的贊助下,開展了第一項服務:「獨居老人送餐」,由志工送溫熱的便當到長輩家中。
1999年在一張發票一塊錢的幫助下成立了台灣本土第一個24小時居家緊急通報系統,接著在斗六、虎尾同時成立居家服務中心,為了讓獨居的長輩家同意我們進屋服務,社工員耐心拜訪,在門口站了一個月;颱風來襲,擔心長輩家淹水而沒飯吃,借來耕耘機幫忙進入淹水區送餐,我們的服務不從中斷; 2011年成立長泰老學堂-斗六日間照顧服務,2013年虎尾日間照顧服務也起跑,2016年褒忠日間照顧中心也成立;為了翻轉照顧,2014年從日本引進自立支援照顧,開始在全台灣推動,被康健雜誌譽為「照顧革命」。
-
案例介紹
-
照顧歷程
案主於102年患有失智症、高血壓、帕金森氏症,104年9月至家中評估案主,認知功能差、在家行走皆扶持牆壁,行動緩慢,未使用輔具、日常生活功能欠佳,需仰賴他人,案孫女代訴案主討厭喝水,飲食也需他人協助餵食。104年10月接受虎尾日間照顧服務,104年11月導入自立支援照顧模式。
第十八篇 邁向自立生活的歷程---一位偏癱奶奶的生活改變日常
南投縣青松護理之家---潘凱薇、吳珮慈、林癸玲.
前言
本機構於105年11月23日立案,總床數共47床,長期照顧機構之住民大多因疾病、年邁退化造成自理能力缺損等因素而入住機構,若在機構中未能提昇住民的生活自主能力,則極容易造成身心退化、活動力下降等情形,亦造成其自尊心及自信心低落,因此機構自開業後就開始導入「自立支援照顧活動計畫」,藉由實踐「三不」策略,包括「不使用尿布」、「不約束」、「不長期臥床」之照顧,鼓勵住民解除尿布使用,使其可於他人扶持或輔具之協助下自行如廁,另亦讓住民學習自行進食、增進活動力、使其自理生活事務,透過逐步改變以往之照護模式,使他們能夠回復日常生活,促進生活品質。
貳、案例介紹
一、照顧歷程
魏O應奶奶,84歲;過去病史:糖尿病、高血壓、貧血、右側髖骨骨折、第4.7胸椎骨折、左側第三肋緣骨折。於106年07月13日入住機構,106年07月17日導入自立支援計畫。
第十七篇 圓夢計畫-自立支援進行曲~走路回家的夢想
台中市私立泰安老人養護中心---陳佩嫻、許皓、康安均
前言
本機構於94年11月15日立案,總床數共49床,老人長期照顧機構之住民大多因疾病、年邁造成自理能力缺損等因素入住機構,若在機構中未能提昇住民的生活自主能力,則極容易造成身心退化、活動力下降等情形,亦造成其自尊心及自信心低落,因此本機構自104年6月11日起導入「老人自立支援照顧活動計畫」,藉由實踐「三不」策略,包括「不使用尿布」、「不使用約束」、「不長期臥床」之照顧,鼓勵長者解除尿布使用,使其可於他人扶持或輔具之協助下自行如廁,讓長者學習自行進食、增進活動力、使其自理生活事務,透過逐步改變以往之照護模式,使他們能夠回復日常生活,促進生活品質。
貳、案例介紹
一、照顧歷程
林鄭O雪奶奶,69歲,過去病史:帕金森氏症、失智,於104年7月1日入住機構,104年10月1日導入自立支援計畫。
二、基本照顧量測
入住時情況(104年7月)
飲食 :需他人協助餵食
飲水 : 需他人提醒,並協助餵水,飲水量約1300c.c./d
如廁 : 尿布使用,無法自行如廁,未使用軟便劑
表達及認知能力 : 詞不達意,無法切題
下肢肌力 : 3分
移位 :104年7月乘坐輪椅入住,並採取三點式約束......................
第十六篇 拉起希望,守住能力,流金歲月不逝
彰化縣私立吉祥老人養護中心---林秀如、陳世昌、張卉汝
壹、前言
長期照護已經刻不容緩,現行長照2.0政策以社區為主軸,希望延緩失能退化,樂活樂齡為主,目前長照機構中著手開始零臥床、零尿布、零約束為照顧目標,自立支援由同仁仁愛之家林金立老師導入,希望可以為長照產業帶起革命的旋風翻轉現行照顧模式,目前已經許多單位陸陸續續投入自立支援行列中,以期許在往後照顧模式可以達到自立支援的宗旨零約束、零尿布、零臥床。
貳、案例介紹
姓名 曾陳○花
生日 民國26年5月27日
年紀 80歲
個案簡述:案主目前狀況有輕微失智症,近期記憶較容易遺忘,對遠程記憶較為清晰,案主有白內障雙眼模糊,視力有點無法看清,右眼有開過白內障刀,左眼還未動手術,有高血壓,下肢無力,為導入前自立資源之前下肢無力,無法久站,行走步伐為1至3步左右,導入後行走時間拉長,行走距離為三到五公尺左右,站立時間可以高達5~10分鐘左右。
外顯行為
(1)個案情緒低落自卑,容易自我放棄。
(2)如廁時忘記關門。
(3)如廁後忘記洗手及沖水。
(4)對個人清潔無在意
(5)無法持久站立及行走一公尺之外的距離。
(6)常抱怨家人,且口出惡言。
服務面對之困境
-
個案因身體功能改變,產生自卑心態故個案態度消極不願改變。
-
因疾病關係與家人關係緊張
-
家庭主要照顧者照顧壓力大且不知該如何給予個案適切的照護方式。
-
家庭主要照顧者對案主疾病發展史沒有概念。
病歷
(1)高血壓
(2)白內障
(3)下肢無力
(4)失智症
第十五篇 拋開年老枷鎖,回歸美麗人生-一個想擁有自主生活的長者故事
嘉義縣慈保老人養中心---徐志嘉、方心怡
-
前言:
【機構宗旨】愛、尊嚴、關懷。提供長輩人性化、個別化的需求與提高長期照護品質,為需照護者提供有系統多元化的優質照護為目標,並提供長輩第二
優質的家。
-
案例介紹 :
-
個案簡介:
李黃○茞 女性 84歲,有高血壓、腦中風、失智、骨質疏鬆、骨折病史,入住時間:104年9 月8日,入機構時,即有妄想,行為混亂,夜眠紊亂的情形,且在家經常跌倒。在照顧上,長輩因害怕跌倒不敢起來獨自行走,入住機構後因預防跌倒有使用腰部約束帶,害怕經常上廁所及漏尿問題而不敢多喝水,且長期使用尿布,返家意念強,經常將機構誤認為自己的家,睡眠紊亂,情緒起伏大,長期服用鎮靜安眠藥。
-
基本照顧初步評估:
-
飲食狀況:拒吃綠色蔬菜,可獨自行緩慢進食。
2.飲水狀況:飲水量1500c.c/天
-
排便狀況:有便祕問題,每日使用軟便劑senoside 2# HS。
運動及步行狀況:下肢乏力,可扶著欄杆站立,因害怕跌倒長時間使用輪椅,並使用約束帶預防跌倒。
4.意識及行為反應狀況:偶出現躁動行為、注意力不集中,返家意念強。
第十四篇 與疾病和老化共存,積極正向的林阿嬤
雲林縣私立同仁仁愛之家--呂怡慧
-
前言:
-
案例介紹
-
照顧歷程(個案簡述,從外顯行為觀察個案狀況,並簡述病理;如果是一組個案,則簡述分析個案基本資料狀況)
個案簡述:
-
姓名:林○格
-
性別:女
-
年齡:75歲
-
入住日期:2015.06.30
-
病史:高血壓、糖尿病、失智症、憂鬱症、泌尿系統疾病
-
基本照顧量測(導入之初)
-
飲食:吃剁菜飯,三餐正常攝取,喜愛吃糖份高的水果、甜食和餅乾。
-
飲水:會主動飲水,一天大約1250c.c.水量。
-
排便:服用軟便劑後幾乎每天解便。
-
運動:使用柺杖輔助行走。但因血糖不穩的問題造成頭部暈眩而影響行走,容易因為步態不穩而跌倒。
-
生活規律性:夜間淺眠不易入睡。
-
失智症異常行為:黃昏症候群,出現躁動或是遊走行為;環境不適型,時常忘記自己已經入住機構,想要自行回家,拒絕接受照服員的建議,曾經出現爬窗想要外出的行為。
三、照顧計畫及方法:短期計畫(一個月)、中期計畫(1-3月)
(一)、短期(1個月內)照顧計畫(目標:以生命的延續及安全的確保,並去除因為衰弱或身體不適所產生之廢用症候群)
第十三篇 改變基礎生理機能,找回阿公自我進步的意識
財團法人雲林縣私立同仁仁愛之家--呂怡慧
前言:(單位簡介、組織營運或服務面對之課題、導入時程、案例簡述、應用之理論或服務模型)
案例介紹(可以是單一個案,也可以是一組個案)
-
照顧歷程(個案簡述,從外顯行為觀察個案狀況,並簡述病理;如果是一組個案,則簡述分析個案基本資料狀況)
-
姓名:何○煥
-
性別:男
-
年齡:89歲
-
入住時間:2017.07.02
-
疾病史:雙耳重聽、氣喘(常咳嗽,且有黃稠痰液)、關節變形、便祕。
-
基本照顧量測(導入之初)
-
飲食:依個案過去生活習慣給予剁菜形式的餐飯,但是咀嚼困難,因此每次食用的量不多,熱量攝取不足。
-
水分:飲水意願低,除了三餐所含的水量外,鮮少在餐間飲水,一天大約450cc水量。
-
排泄:有便祕症狀,每天服用軟便劑。大便為質地硬的型態,每次量適中。
-
運動:目前使用輪椅協助移動。因為關節變形,走路時駝背,個案時常主訴關節疼痛,不願下床活動。且因為過去曾跌倒,為避免再次發生跌倒,因此長時間以平躺姿勢臥床導致尾骶處破皮。個案因破皮及關節藤動的狀況,無法久坐輪椅。
早晨協助起床至大廳用餐,通常無法久坐,因此個案會主動要求回房間臥床休息。
第十二篇 人生續繼學習與進步
天主教中華聖母社會福利基金會 露德家園日照中心--陳阮伶、連敬瑋
前言
露德家園日照中心係由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接受嘉義縣社會局委託辦理,設點於民雄鄉山中村老人文康中心,於101年2月揭牌成立,提供尚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之失能、失智長者日間照顧服務。
日照中心之長輩多因兒女工作繁忙,擔心年邁失能、失智長輩於家中之安全,及身心逐漸退化、活動力下降等情形,故至中心接受服務,本機構自106年6月起導入「老人自立支援照顧活動計畫」,雖主要在推廣「三不策略」,包含「不用尿布」、「不約束」、「不臥床」等照顧,然日照中心的服務主要是針對上有生活自理能力之長輩,故較著重於自立支援中的四大基本照顧原則「水份、飲食、運動、排便」此四類進行,期望從中提升長輩之飲水量、活動力,減緩身心退化、活動力下降之情形。
貳、案例介紹
一、案例一:王O血阿嬤
王O血阿嬤:86歲
-
疾病史: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右膝退化關節炎、接受心血管繞道手術。
-
接受日間照顧服務:101年09月03日開始。
參與自立支援計畫:106年06月28日導入。
第十一篇「返家」築夢-自立自主日常生活功能促進
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長青老人養護中心-王治君 陳芬梅 吳柏緯
前言
中心成立於民國89年7月,目前收容自費安養、低收入戶、社會處緊急安置、遊民、公費、托育養護之個案。本中心三個樓層均為6人房,共設置108床,以「用心、愛心、耐心、關心、將心比心」五心級的服務,提供失智、失能長者,有尊嚴、人性化、高品質的服務,視長者為自己的家人,全方位的照護。
年3月開始導入自立支援照顧計畫,以提升長者自立自主,不約束、不尿布、不臥床等活動,移除管路減少約束、降低臥床之情形,增加下床、使用輔具行走與自行如廁,循序漸進的吞嚥訓練、自行由口進食等功能,逐步改變照護模式以提升生活品質。
案例介紹
照顧歷程
出院後,家屬來探訪時案主強烈表達想要返家的想法,但無奈家屬都需要上班,家中並無家屬可全天的照顧,所以每每當家屬來訪時奶奶都會非常的高興,當要離開時便會流露失望的神情。..............
第十篇 重拾活力老年生活
斗六長泰老學堂-梁綺紋
-
前言:
-
【機構宗旨】雲林縣屬於農業縣,人口外流嚴重,老年人口比例高居台灣本島第二高,希望能以專業走入社區之方式老人留在社區,獲得社區良好的照顧,重獲生存的權力與生命的尊嚴,達成就地老化之最終目的。
-
案例介紹
-
照顧歷程
-
基本照顧量測(導入之初)
-
飲水狀況:喝水量少,估計日飲水每天不足900c.c
-
飲水狀況:自己緩慢動作進食但有挑食現象,幾乎不吃青菜
-
排便狀況:無法表達需協助如廁,有失禁情形,穿著尿布,一天只上
-
-
-
運動及步行狀況:雙下肢乏力,需在他人協助下才能起身,僅能短距
-
-
-
生活規律性:生活範圍受限於家中,時間定向感模糊,有時半夜會起
-
-
-
適應狀況:常訴說要回家,不願意接受照顧易躁動,猜忌,無法進行
團體活動,
第九篇努力不懈-讓生活回到正常軌道
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椰子園老人養護之家-張詩萍、李雅芬、蔡秀蘭
一、案例概述
(一)個案介紹
1.姓名:盧○對
2.性別:女
3.教育程度:國中
4.語言:國語、台語
5.溝通方式:正常
6.飲食習慣:葷食,正常乾飯
7.失能程度:中度
8.類別:邊緣戶
9.疾病史: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支架*1、106.04右側中風(左側偏癱)-介入主要原因
10.介入時間:2017.07.04~至今持續(2017.11.14)
(二)基本照顧量測(導入前)
1.心理狀況:第一次復健評估時,個案因中風因素,個案情緒低落,講沒幾句話就涕淚交流,但個案知道機構要協助她重建肢體功能,個案的的積極度與配合度非常好。
2.社交狀況:不定時會去廟宇聚會,社交狀況佳。
3.飲食狀況:評估時,發現桌上有未吃完的大碗蚵仔麵線,詢問平常飲食幾乎都外食。
4.飲水狀況:發現個案每天案飲水量只有桌上的水瓶量(800ml)1瓶。
5.排泄狀況: (1)排便:一日至二日,至少會有1次 (2)排尿:正常
6.運動及步行狀況:可在家行走約5公尺。
7.個案期待:可使用輔具自由行走
8.復健評估:
(1)配合度/動機/注意力:佳/佳/佳
(2)顏面神經麻痺:左下1/4
(3)肌肉張力:上肢-左1/右0;下肢-左1/右0
(4)布氏動作階段(Brunnstrom stage):左上肢近端Ⅲ-Ⅳ;左上肢遠端Ⅲ;左下肢-Ⅳ;右側皆正常
(5)協調能力:左上肢輪替動作障礙;左下肢坐姿-輪替動作障礙,躺姿-正常
(6)水腫:左上肢1+;左下肢1+;右側皆正常
(7)肌肉力量:上肢左3-/右4;下肢左3-/右4
(8)平衡:坐姿-靜態good/動態good;站姿-靜態good/動態fair
(9)行走能力: 可使用四腳拐行走,但不穩,患側腳跨步較為吃力,可在家行走約5公尺。
(10)現有收活輔具:四腳拐。(當日評估已將四腳拐調整至合適個案的高度)
(11)日常生活能力(ADL: 55 分):□獨立81↑□輕度失能61-80■中度失能31-60□重度失能30↓
第八篇 家的呼喚-了想走路回家而努力的阿嬤
財團法人屏東縣聖欣老人養護中心-李淡江、陳慈儀
前言
我國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伴隨著的是醫療與照護的問題產生,人口老化指數上升也呈現出老年照護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因為高齡人口的增加但家中缺乏照顧的人力,所以老人長期照顧及安養機構之服務日趨重要。106年2月底每百位幼年人口數超過老年人口數,即人口老化指數首度超過100為100.18,意即老年人口數已超越幼年人口數。(內政部統計通報106年第10週)
因為老化的關係身體功能將逐漸衰退而有失能的現象,入住機構的老人更常因照顧人力不足或照顧者觀念不正確及照顧方式不週全,致使機構內的老人失能程度及速度加劇,如何讓入住機構的老人延緩失能並可以有尊嚴的生活,便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本中心為老人社會福利機構,主要是協助照顧自理能力缺乏的老人,維護老人健康、照顧老人生活、增進老人福利,以減輕家屬負擔。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精神為貢獻社會福祉所設立支機構。機構位於屏東縣鹽埔鄉永隆村大山街22號(國立屏北高中西側),共有51間套房,150個床位、800坪建地及800坪的休閒活動空間戶外綠化休閒的環境佔地寬拓,臨近九如交流道,空氣清新,是老人家最佳的休養場所。
本機構工作人員配置有董事長1人、執行秘書1人、主任1人、護理師5人、照顧服務員12人、專任社工師1人、兼任營養師1人、專任廚師1人、報備支援醫師2人、報備之原物理治療師1人、兼職藥師1人,目前入住老人共60人,女性27人男性23人,可自行下床活動者有20人,需人協助以輪椅活動者有19人,長期臥床生活照護需人處理的個案則有21人。
第七篇 導入飲水提升-促進不尿布照顧
高雄宏仁老人長期照顧中心-梁皓鈞
前言:經營理念為「開心」、「期望」、「愛」,為創業初衷,提供需要接受長期照顧之住民一完善的照顧環境,並盡一切可能協助住民回復健康,進而回歸社會能自我照顧,亦或回歸家庭享其溫馨。
-
案例介紹
-
阿備阿嬤
-
基本照顧量測(導入之初)
-
飲食狀況:正常餐食需要剪細
-
飲水狀況:低於1000cc
-
排便狀況:1-2天排便一次。
-
運動及步行狀況:經輔助可以站立,行走距離1-2公尺。
生活規律性:適應機構作息
第六篇 導入飲水提升-重拾快樂人生
嘉義幸福之家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莊雅雯、李秋惠
前言
本中心成立於101年10月,可收容90位生活自理能力缺損,需他人照顧者及需鼻胃管、導尿管護理需求之老人。服務方式為長期照顧、短期托顧、日間照顧、喘息服務等。工作人員總計36位,其中台籍照顧服務員13位、外籍照顧服務員13位,專業人員及行政人員10位。105年度開始參與自立支援計畫,105年度4位工作人員、106年度5位工作人員參與過自立支援研習課程。
長照機構普遍面臨的課題有工作人口老化、舊有的照顧模式無法吸引年輕人投入;被照顧者知識水準提升,需要更專業的照顧者;本中心擬以創新的、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模式激活機構整體氛圍,找到誘使年輕人加入照顧的行列。
「溫○臺」,105年7月才入住本機構,105年10月開始有雙膝蓋疼痛問題,雖有定期施打玻尿酸,仍然逐漸喪失行動力,106年3月開始以輪椅代步,伴隨失禁問題。考量其年紀與身體機能尚未衰老,復原機會大,故納入本年度參與自力支援計畫的案例,希望達成不尿布、移除輪椅的目標。
第五篇 擺脫約束邁向自由-勇腳人生,不退的老兵
臺北榮民總醫院員山分院護理之家-黃雯鈺護理長
前言:
本機構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員山分院附設護理之家,創立於民國96年,當時總床數為67床,主要收置需協助日常生活照護之中重度依賴長者,住民年齡層以71~90歲居多,ADL20-40分以下佔65%。民國103年配合國家長期照護政策,於105年增加日間照護中心可收置29位輕中度失能、失智長者,本機構一直以來秉持五星照護;愛心、耐心、用心、貼心、安心等五心來關懷長者,並貫徹Health Older Life Action,維護住民健康的身體,使其擁有樂活的人生,並增進住民對機構的歸屬感,使護理之家成為住民心中的第二個家。...........
第四篇 反思枷鎖:一群經歷被約束之長者說出心聲的故事
彰化縣馨園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李淑春
前言
機構經常用個案容易跌倒、拔管、不安全等問題向家屬解釋最安全的方法就是給予「約束」,但事實上機構忽略在約束的背後它隱藏許多對機構不利的危機,而這些存在的危機是值得我們長照夥伴重視之非常議題。
更是自主性及尊嚴受到雙重的威脅,讓人有一種生不如死的念頭。
約束這個行為經常是長照機構在照護上常採用且認定是最安全保護的照護模式。受訪者指出,事實上約束就像枷鎖一般的不止捆綁在肢體身體上更是打死結在我們的內心,它是一件不道德、沒有倫理與尊重的錯誤照顧,約束限制服務對象本身在環境中活動自由,服務對象也不會因約束就不自拔管路或不掙脫,反思除了約束的想法之外服務機構在照顧上應備有貼近服務對象需求的人性化照護模式來因應住民的各項服務需求.....................
第三篇 自立支援照顧,華人社會照顧革命的蝴蝶效應
-
溯源:從意識改變
2006年,我第一次在日本接觸自立支援的觀念,當時日本機構的朋友告訴我,日本要開始推動整合計畫(2007年日本推動自立支援總合事業),希望讓老人家可以重新站起來,然後回家去!我聽了覺得很不可思議,真的可以做到嗎?他們說其實不難,最難的要讓長者重新找到人生的意義與樂趣,如果找到了,其他都簡單了,之後在每年參訪中發現,日本的照顧現場長者與工作人員都有很大的轉變,從過去醫療味道較重的照顧模式,逐漸轉變成以提升生活功能為核心的照顧思維,介護學逐漸成為一門與其他領域並駕齊驅的專業。
2010年時,同仁仁愛之家開始啟動轉型,購入能力回復機,可是因為對於理論與技術了解不足,以及機構缺乏共識、整體氛圍不足,成效有限,雖然有些挫折,卻無損我對導入自立支援照顧興趣與信心。
2011年雲林縣老人保護協會成立長泰老學堂日照中心,以「人生繼續學習的地方」為服務宗旨,我們告訴長輩,來這裡不是被照顧,是來學習讓自己的生活能力提升,學習讓現在與未來的人生過得更好,即是從意識上來改變,讓長者很自然的自己決定的自己想的服務,再搭配能力回復機的操作與運動,在共識俱足的情況下,成效出現,實施3個月後,有6成長者的ADL都有顯著提升了,
為什麼在日照中心的成效較容易出現?而在機構導入卻是困難重重?我深深思考這個問題......................
第二篇 來自日本好友的叮嚀
編註:當我們欣羨日本介護的發展與照顧品質時,來自日本的好朋友八木秀明社長,提出了他對於日本介護現況的憂心,當面臨了人力不足與介護費用日益降低的雙重困境時,必須堅持照顧是為了每一位長者的意願與尊嚴而存在,期盼台灣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我々グループの本拠地である日本の高崎市においては、施設介護の経営環境は3年前とは一変した。多様な施設の開業が相次ぎ、現在では入居を必要とする高齢者人口よりも、居室数の方が多く整備され激しい競合状態となり、事業者による利用者の争奪戦が起こっている。施設数の増大に伴って介護職員が不足し、どの事業者も職員採用が非常に困難な状態となっており、それが賃金の上昇も招いている。採用が困難なため、面接を受けに来る人間はすべて採用しないと職場が廻らないという理由で、経験のない質の悪い職員でも採用せざるを得ず、このことが介護現場における高齢者の放置や虐待とも受け取られかねない低レベルの施設を生み出している。また、施設数の増大と共に介護費用は増える一方で、国は施設に支払う介護報酬を削減しようと躍起である。この傾向は高崎市においては非常に顕著であるが、日本全国も多少の差はあるが、どこも似たような状況だと考えられる。
日本で介護保険制度が導入されて17年が経過したが、現在の実態はこうである。社会全体で介護を支えるという理念の下で制度が導入されたが、高齢者一人ひとりの尊重や尊厳よりも、本音のところは介護費用というカネの問題が重視されている。全ての制度は金の為ではなく、国民の健全な暮らしのためにある筈だとは思うのだが。台湾においては日本と同様な状態にならないことを祈るのみである。 社会福祉法人しんまち元気村 八木秀明
在本集團的所在地高崎,介護機構的經驗狀態已經與三年前截然不同。各式各樣的機構相繼開張,現已經發展到房間數比需要入住長者人口還多的競爭狀態,引發著業主之間的客戶搶奪戰。隨這介護機構的增多,介護工作人員明顯不足,業者都陷入了非常困難的人員招聘窘態,這也直接導致了薪酬的上漲。
因為很難招聘到人,業者以人手不夠為由,而不得不聘用沒有工作經驗、劣質的前來應聘的所有人士,因此出現了放任不管,虐待長者的低水平機構。另外,在機構數量增多的同時,介護費用也隨之增多的情況下,國家給予機構的介護報酬卻日漸消減。這樣的趨勢以高崎市尤為顯著,雖然日本全國多少有些差距,但各地都是同樣狀態。
日本導入介護保險制度已經17年,這就是目前的真實狀態。依靠整個社會來支撐介護的理念下導入了制度,現實情況卻是比尊重每一位長者和尊嚴更加受到重視的是介護費用,也就是金錢所有的制度不應為金錢左右,應該是為了國民健全的生活環境,僅祈願台灣不要步入日本的後塵。
社会福祉法人しんまち元気村 八木秀明
翻譯 姜佳妮
第一篇 起點,照顧是什麼?台灣模式的開始-林金立
2011年某天,在機構走廊上,看到一個老人家坐在輪椅上,鼻子插著鼻胃管,雙手綁在輪椅上,然後一直搖頭晃腦撞來撞去,我覺得很奇怪,問現場資深的主管:「這老人家很不舒服,為什麼要綁起來?不能鬆開嗎?沒有其他的照顧方式嗎?」他們用很奇怪的眼神看著我說:「她會拔鼻胃管啊。」我繼續問難道沒有其他照顧方式?主管說要問護理師,我把護理師找來問難道只有約束才能照顧?護理師說因為照服員沒辦法配合,我再把照服員找來,照服員說若鬆綁,外勞都說沒辦法照顧!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一個機構組織內,有PT、OT、營養師、護理師、照顧服務員,有那麼多專業工作者,卻沒有人可以解決照顧遇到的問題?把長者約束起來用鼻胃管灌食,是照顧嗎?不是都說照顧是要讓人具有自主生活能力?照顧到底聽誰的?照顧到底是什麼?我陷入迷惘,這時主管用很專業的語氣講了一段話:「我們有簽同意書,而且都有解約束計畫與2小時鬆綁一次,符合評鑑的要求啦!」完成評鑑指標的要求就OK?到底甚麼是品質?那段時間,我經常頭痛。
當我向資深的照顧界夥伴與老闆們請益時,聽到的不外乎就是評鑑很刁資料要做好、工作人員難找不好教、家屬難相處常恐嚇要告、照顧老人不要出意外就好…,有一天,一間歷史悠久的財團法人機構董事長跟我說:「林老師,你要跟政府講,照顧就是把屎把尿嘛,幹嘛要求那麼多!」我感到非常震撼,如果自己都不認為是專業,怎麼要求別人尊重呢?如果照顧是這樣的悲慘世界,那誰會希望自己的家人投入這個工作呢?如果是這樣,照顧有什麼前景可言?我在照顧領域的時間已經20年,當下我覺得自己完全不懂照顧!
當台灣已進入高齡化、快速邁向超高齡化,照顧需求飆升時,卻面臨不知何為照顧專業?照顧者不被尊重、照顧人力進不來流不住,我們感嘆年輕人不願投入,可是照顧現場的狀況,如何吸引年輕人投入?我們陷入這個品質低落的惡性循環擺脫不了,照顧這條路該如何走下去?而別的國家如何走過照顧黑暗期?
我開始反思台灣能不能找到提升照顧品質的策略?如果無法找到突圍的策略,那麼在日本已獲得實證的自立支援照顧,是不是能為台灣照顧帶來突破?幾經思考,並多次到日本見學,我下定決心朝向自立支援的實踐,來做為改革方向,開啟了照顧革新之路。
導入之初,受竹內孝仁教授理論啟蒙,在不斷嘗試與失敗的過程中,幸遇八木秀明社長,他無私地分享管理經驗,並讓我們到實務現場學習,2014年4月9日參加ZIZIBABA訓練營後,建構了對於自立支援理論進一步的整合,以及理解了為何必須要”不約束”,痛下決心後,同仁仁愛之家在2015年5月21日將約束帶全部燒掉,2016年6月4日民視異言堂”被綑綁的老年"專題,獲得了巨大的迴響,到2017年10月止,已經超過158萬人點閱,包括香港、中國等華人文化圈,都引起了討論,2017年10月15日,自立支援照顧登上Tedxtaipei講台。
至2017年底,台灣已經超過130家機構導入自立支援,在10月份,我們成立了「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12月發行第一本照顧學期刊,收集了36篇實務工作者在照顧現場的實證應用論文,希望透過實證、發表的過程,將經驗累積起來,讓更多有心的人應用並交流,發展出屬於台灣、以及華人文化圈的照顧學,因為照顧必須有文化社會層面的元素,所有國外的理論與模式,都必須經過本土應用的過程,長出台灣自己的模式,我們不缺國外的學習,我們缺的是台灣的實際執行與分享,所有投稿的實務界夥伴們,您們是真正的專家。
這過程協助自立支援理念推動的人太多,竹內孝仁教授、八木秀明社長、雷若莉教授、李春國主任、趙明明執行長、陳麗津老師,還有因為黃明裕醫師安排滕西華秘書長來同仁仁愛之家相遇,因此才會認識周文珍執行長,才會有民視異言堂沈雅雯、謝孟甫的報導「被綑綁老年」,捲起了台灣的照顧新想像,而最早深入這個課題、親身體驗約束的康健記者群們,那篇「照顧革命」報導,讓這件原本只是要挽救60年老機構而做的努力,變成是一個持續無法停歇的使命,當然還有長泰老學堂、同仁仁愛之家與自立支援學院的夥伴們,您們的首先實踐,產生了最早的經驗,我們做的是正確的事。
在沒有經費支援下,照顧學期刊的初生有些克難,但充滿熱情,感謝儒風資訊印刷潘總經理的贊助,才能順利付梓,未來需要更多人的協助,我們還要增強更多論述、彙整與應用,這些都需要更多的養分才能成長,希望3年之後,我們能夠讓這本為台灣照顧發展立下里程碑的刊物,成為台灣在華人文化圈照顧專業的領頭羊。
◄
1 / 6
►